這是兩週前的事情了~
為了等朋友像機裡的照片等到現在才有機會寫.

之前分享過,
在美國真的甚麼都要錢.
其實那天我的同學(G)訂的是DIY的倉庫.
當我們到她家時,
已經不需要我們的幫忙了.

就在我們要離開的時候,
G就說她的哥哥在後面正幫她堆土.
所以我們就到她家後院看看,
順便打聲招呼.
沒想到這樣一呆就呆了三個小時多.
因為我們都很有同情心的留下來幫忙 “玩LEGO”了.

說它是成人玩的LEGO真的一點都不假.
所有的塑膠零件都排列整齊並加以編號,
還有一本說明說給我們看圖操作.
我們從最基本的地板開始動工,
立了四跟支柱,
裝上四面牆壁,(其中兩面還有窗口的)
最後才到屋頂.

其中最令人挫折的,
還是當你完成了某一部分,
卻發現你跳過了某個步驟.
因為小小的疏忽,
造成需要重新拆除一部分的零件.
當然,
我們都是在愉快的氣氛下重做的.
在工作的過程中,
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G的姪兒和他爸爸之間的互動.
名字嘛~我也忘了.
姑且叫他A好了.

在大人們都在忙的時候,
他總是從旁協助.
所以我們都叫他 “工程監督”.
當我們需要一些零件時,
他總是很主動的幫我們找.
他更扮演炒氣氛的工作.

回歸正題~
我發現他的爸爸不會 “忽略”他小小的能力.
當A幫爸爸一個小忙時,
他爸爸會鼓勵他,會稱讚他.

當爸爸需要將一個小零件裝進另一個零件時,
他會說: “爸爸~!我來做~!”
其實聽到他這麼說,
我會想: “連大人裝這個零件都需要花一點點力氣,更何況是小朋友.”
但他爸爸二話不說,馬上讓他來做.
不僅讓他來做,還教他該怎麼做.
最後當然是 “陪”他一起完成工作,
而功勞全都歸給兒子.

看到他們父子之間的互動,
讓我有點了解為何有些美國小孩可以成長得這麼有自信.
部分原因應該歸給父母不斷的鼓勵與讚美吧~

更令我驚訝的是,
他爸爸完全讓A任意弄髒他自己.
不管他是否坐在土地上,
在地上打滾…
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
他都讓他自由活動.

這一點讓我很佩服.
因為當我看到時的第一個想法是: “你看~!褲子贓了~!”
這應該也是許多東方人的觀念吧~
小孩子怎麼可以贓兮兮的呢~
像個野孩子一樣.

其實,
我們是不是偶爾該給孩子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呢?
文化的不同,
教育出不同的孩子.
而每個文化都有他的優缺點,
就看我們如何取長補短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