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6, 2011

基督教徒銳減 關閉教堂覓新生

(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26日專電)歐洲各地基督教徒人數持續減少,而且即使是教徒也未必經常上教堂。在德國和荷蘭有不少教堂關閉,關閉的教會建築並沒有被拆除,卻轉為俗世用途,包括餐廳、聚會所和酒館。

根據德國政府統計,2009年登記是基督徒並且繳納宗教捐稅的德國人大約仍有近5000萬,包括2490萬天主教徒及2420萬新教徒。不過,只有12.9%的天主教徒和3.8%的新教徒經常上教堂。
由於上教堂的人愈來愈少,近年來一些德國的教區合併,關閉了不少教堂。在德國,拆除教堂是禁忌。即使是在戰爭中被摧毀只剩斷垣殘壁的教堂也都被保留。外觀和內部建築仍完好的教堂,可以轉作其他用途。

北萊茵邦比勒田(Bielefeld)的馬丁尼教堂(Martini-Kirche)在2005年關閉之後被餐廳業者買下,在此經營餐廳,打開教堂重生作俗世用途的先例。
過去幾年,在德國、瑞士和荷蘭都有不少關閉的教堂變成餐廳、圖書館、聚會所和酒館。在荷蘭,甚至有老教堂被賣給伊斯蘭教機構,被改建成清真寺。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荷蘭有4400所大大小小的教堂。由於上教堂的人太少,平均每星期會關閉兩處。過去幾年,有些關閉的教堂建地被用來改建公寓,有的成為社區活動中心,也有的被超級市場進駐。

對於德國基督徒而言,阿姆斯特丹的一處老教堂變成了清真寺是不可思議的事。荷蘭大約700萬的人口中,伊斯蘭教徒將近85萬。從基督教堂可以轉變成清真寺,伊斯蘭教在當地的影響力可見一斑。1001226

Tuesday, December 6, 2011

她,放棄該有的權力~

她,十幾歲,正面臨大考;
她,固定跟家人來崇拜,每次散會時都會在門口見到她淡淡的微笑;
她,患上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紅斑性狼瘡已經一段時間了。

上次,
她媽媽請我替面臨大考的她禱告,求主給她體力去應付考試。
她,有點靦腆,只用微笑來表達她的謝意。

上週,
她媽媽請牧者替她禱告,因為疾病繼續不斷的折磨著她,造成膝蓋疼痛,行動不便。
看著她蹣跚的步伐,走到椅子上坐下接受代禱。
牧者和家人圍住她,為她禱告。
禱告完後,她一言不發的走到一旁,
摘下眼鏡,靜靜的擦乾鏡片上的淚水。

之後,
在父親的帶領下,
她一步步走向大門離開。

從頭到尾,
我始終沒聽過她的聲音。
應該說,
從第一次見到她到現在,
我從沒聽過她的聲音。

她總是以微笑迎人,
堅強的面對人生。

她,放棄抱怨的權力,
選擇靠主的恩典來面對明天。

她,放棄自憐的權力,
選擇勇敢的活出每個今天。

Thursday, November 17, 2011

The secret of long life... go to church


Doctors could prescribe a course of church attendance to benefit patients 

By Elizabeth Day
12:01AM GMT 26 Dec 2004

Those who made their annual trip to church on Christmas day will have to think again. Research shows that regular churchgoers live longer than non-believers.

A 12-year study tracking mortality rates of more than 550 adults over the age of 65 found that those who attend services at least once a week were 35 per cent more likely to live longer than those who never attended church.

The research also found that going to church boosted an elderly person's immune system and made them less likely to suffer clogged arteries or high blood pressure.

Susan Lutgendorf, psycholog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who carried out the study, said: "There's something involved in the act of religious attendance, whether it's the group interaction, the world view or just the exercise to get out of the house. There's something that seems to be beneficial."

Robert Wallace, a co-author of the report, added that doctors could even prescribe a course of church attendance to benefit patients.

"It was an interesting and provocative find," he said. "I think that now, we will be trying to aggregate the meaning and experience of going to church to the extent that one can produce med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at."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among individuals who reported never attending religious services, the risk of death over the 12-year period was 52 per cent.

By contrast, the risk of death of those who attended church services more than once a week was 17 per cent over the same period.

Thirty five per cent of the 64 participants who never attended church died before the end of the study.
By comparison, 85.5 per cent of participants who went to church twice or more a week survived.
Regular church attendance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Interleukin-6, a chemical that can cause arterial damage at elevated levels and is linked to age-related diseases.

Although the researchers acknowledged that regular churchgoers could lead more abstemious lives, they insisted that they had factored these variants into the study by examining a control group of equally healthy non-believers. The variation, they said, had made no appreciable difference.
"It is possible that more frequent religious attenders may have engaged in better health behaviours, such as exercise or lower dietary fat intake," the researchers wrote.

"The present data included a limited assessment of health behaviours such as smoking, sleep, alcohol intake, cigarette use and obesity.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of which we are aware to fin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more frequent religious attendance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older adult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tality."

Rev John Hardie, a Church of Scotland priest and former chaplain of St Paul's Cathedral in Dundee, celebrated his 88th birthday this year and attributed his longevity to a Christian way of life.
"If you live the type of life that a Christian should live and take things in modernation, then you do live longer," he said.

"I find that I can have a drop of alcohol now and then and I smoke a pipe, but I don't inhale. At the moment, I go to church once a week but I'm a bit unsteady on my pins and I find that I need another priest to help me lift the chalice when I take communion at the altar."
A Church of England spokesman said: "For some people,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greater power whom we are confident loves us and has our best interests at heart, must remove the daily stresses and worries of those who do not believe.

"But of course, faith is not an ant colony: there are probably as many different explanations for why this research has found what it has as there are people who took part."

Prof Lutgendorf's findings would appear to be borne out by a number of devoted Christians who have enjoyed remarkably long lives.

Dame Thora Hird, the actress who presented the BBC1 religious programme, Songs of Praise, lived to 91. She was a regular churchgoer before her death last year.

Pope John Paul II celebrated his 84th birthday this year and still carries out a gruelling schedule of travel and daily appointments.

Rev Edward Lewi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Hospital Chaplaincies Council, said that although the research was "very interesting," it was not reflected in his experience.

"Sickness or illness hit people who go to church just as much as those who don't," he said. "People get cancer at 30 even if they go four or five times a week.

"Going to church doesn't protect us from all the horrible things that happen, but it gives us the strength to cope with them."

Church-goers are more optimistic, study finds


CHICAGO — Regular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is associated with a more optimistic outlook and a lesser inclination to be depressed, compared to those who do not attend services at all, a study concluded on Thursday.

The study's findings supports previous research that religious participation can promot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health -- and reduce mortality risks -- possibly by calming people in stressful times, creating meaningful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helping curtail bad habits.

Those who said they attended services more than once a week in the previous month were 56 percent more likely to be above the median score in a measure of optimism than those who did not attend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And those who reported attending services weekly were 22 percent less likely to be depressed or have depressive symptoms compared to non-attenders.
But a researcher on the study cautioned against people assuming that adopting a religion and heading off to a church, synagogue, temple or mosque would brighten their lives.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ere is causality," said Eliezer Schnall,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t Yeshiv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One could argue people who are more optimistic may be drawn to religious services.

"The person who says, 'I guess if I go to services, that will make me more optimistic' -- while a possibility, that may not be true," he said.

Another caveat Schnall offered was that the study examined older women, so the benefits of religious activity may not apply to younger people or to males. Older women in particular have been shown in past research to engage in more social interaction at services, and to gain the most from it.
Schnall worked on a 2008 study of the same group of women that found those who attended religious services regularly reduced their risk of death by 20 percent over the follow-up period that averaged nearly eight years.
"We're trying to connect the dots here," he said. "We know they're less likely to die, and health outcomes can be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 two studies examined answers provided by nearly 93,000 women, aged 50 to 79,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study that began in 1991. Funded by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he survey tracks women's health, habits, beliefs and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questions asked when they enrolled, 34 percent of the women said they had not attended services in the previous month, 21 percent attended less than once a week, 30 percent attended weekly, and 14 percent more than once week.

They also answered a raft of questions to judge their level of optimism and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depression.
Schnall said there was no "dose response" when it comes to frequency of attending religious services and mental health.
But religious practice in general can encourage a "positive worldview, include calming rituals, and have other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report said.

The study found people who attend services regularly were 28 percent more likely to report having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 which often meant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someone to help with chores or take them to the doctor if they needed it.
Religious people may also be more likely to avoid smoking or drinking alcohol in excess, to visit physicians, and to engage in other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it said.

When compared to other social groupings such as sporting events or playing cards, fellow religious congregants can provide closer confidants, Schnall said.

There are occasions, however, where religious disagreements with clergy, family members, or fellow parishioners can create psychological strains, the report noted.

研究:經常參加禮拜 想法較樂觀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據美國一所大學研究,平時有參與教會活動或是參加其他信 仰活動的人,想法較正面樂觀,也較不易出現憂鬱或沮喪的情緒。研究人員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他們可以與人分享生活中的挫折及結交朋友

美國葉史瓦大學研究人員訪問近10萬名50歲以上的女性,調查發現固定有信仰活動的人,例如參加教會禮拜,對生活保持正面態度的比例較一般不去教會的人高出56%,出現心情沮喪的比率也較 其他人減少27%,研究人員史諾表示,「參加禮拜與保持樂觀之間,的確有強烈關係。」

路透社》曾報導,在2008年一 份報告中指出,習慣參加教會禮拜的人死亡率比從未參加教會的人約低20%,對於今年這項新的研究結果,史諾則提醒,「並非只要到教會,人就可以從悲觀馬上 變成一個超級樂觀的人。」
在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也分析了其它因素維持樂觀的因素,例如參加教會可以與牧師分享生活上的困難,有人可以協助就醫以及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些 都可能讓民眾對生活抱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期刊。

Friday, November 4, 2011

我的車需要油~

由於我的小Kelisa還在車廠休養,
所以目前的我暫時還是繼續開恩典堂會友借我的車。

今晚的晚餐,
為一位弟兄送別。
從餐廳開回家的路上,
突然覺得車子的狀況怪怪的。
特別是在轉彎時會突然沒力。

看看油表,
雖然只剩最後一小格,但應該還能跑一段路。
繼續開著開著,
在轉彎時又出現同樣狀況。

這時車上的各位開始緊張了。
到底怎麼回事?
車子壞了嗎?
怎麼辦?怎麼辦?

最糟的是,
快到家時,
車子竟然在十字路中間拋錨了。
我們趕緊重新發動車子。
試了幾次之後,
感謝主!
車子發動了!
我們趕緊把車子開進叉路。

沒想到才開不到幾秒,
車子又拋錨了!!!
這次我們順利把車子停在路邊,
還不至於影響交通。
但不管我們試了幾次,車子就是無法發動。

我趕緊打電話給車主,
語帶歉意的告訴他,
車子不能發動了。

這時車主問我油表還剩多少?
我說只剩最後一格。
聽了之後,
車主也很不好意思的說他忘了提醒我油表的指示針有問題。
所以千萬不能讓油表太低。

聽了他的解釋後,
我才如釋重負。
至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且知道如何解決。

我只要請朋友帶我去附近的加油站買油回來添就好了。

油表指示針的烏龍事件,
不正好反映基督徒的屬靈生命嗎?

我們“以為”自己很瞭解神的話;
我們“以為”自己跟神的關係良好;
我們“以為”自己能繼續服事神。

殊不知這些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一相情願的想法罷了~

等到挫折挑戰來臨,
我們才發覺,原來“油箱”早就沒有油了。

想起兒時唱過的一首歌:我的燈需要油

我的燈需要油,求主常賜下;使我燈永遠發亮光;
我的燈需要油,求主常賜下,使我燈發光到主作王。

唱和撒那,唱和撒那,唱和撒那,賀萬王之王!
唱和撒那,唱和撒那,唱和撒那賀我王!


讓我們求主繼續為我們加油,
為主發光發熱!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做賊的喊捉賊”的盜賊就在你我身邊~

前陣子,
我帶的門徒班的一位女學生在大學的電梯裡遇到一名女士。
在得知我的學生是基督徒後,該女士後來主動接觸她,並 邀請她上二十課的“裝備課程”。
我的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跟她在學校圖書館的meeting room 一對一上了八課。

該女學生的男友後來發現有異,就前來找我。
在詢問之下,才發現該女士不是大學的教師(她沒有權力進入校園的)。
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提醒該學生不可跟她的男友提上課的事,也不可跟傳道提這件事。
如果被傳道知道了,依她的經驗,學生通常都會停止來 上課。
而且還強調,她教會的創辦人是鄭明析。網路上有很多人在惡意毀謗他,千萬不可輕信,要懂得“分辨”。

經過一番的調查,我們終於查出了該女士的背景。
原來到大學找學生一對一上課的是韓國的JMS教團。該團的主角就是惡名昭彰的鄭明析。
 
以下是我的學生的部份見證:
"遇到她大概有两三次之后, 她就说有感动想跟我分享一个课程,称为二十个论”. 作者是郑明,她称他为老师”. 因为好奇心, 所以就去听了. 第一堂课是在星期五早上,Rec Hall 外面的桌子,一对一的上神的奥秘”. 她用的圣经和我们一样是和合本的.
刚开始时是一个星期一课, 过了大约两个星期, 她就说觉得我可以一个星期上两堂课, 所以我就安排了时间. 多数是在星期一和星期五. 课程有包括 以利亚与乌鸦”, “日月停止”, “世界末日报”, “”, “洪水等等. 当中 也有提到旧约,新约 和成约.旧约有四千年, 在这段其间, 我们和上帝的关系是主仆”; 新约有两千年, 在这段其间, 我们和上帝的关系是父子”; 成约有一千年, 在这段其间, 我们和上帝的关系是新妇”.
在上这些课程当中, 我听到一些之前在教会没学过的.她说圣经有90%是比喻.她强调不要单文字信仰,要做一位实践的基督徒.不要得圣经知识,要做一位了解上帝心情的基督徒.以利亚与乌鸦”, 在这个故事中,乌鸦是比喻当时拜偶像的百姓等等.
她有说过最好不要跟传道或者男朋友说,因为依她的经验,聆听者通常都会停止来上课.此外,她也强调不要上网搜寻有关郑明析的资料,网路上很多人毁谤他.她建议我听完这二十个论后才去搜寻有关的资料.可是, 我最后还是跟男朋友说.经过调查,才发现她所谓的老师”,郑明析是韩国人.性侵丑闻不断,现在还被关在监狱里.
透过这次的经历, 我的看法是我们应该要常常读圣经装备自己,不要只做个礼拜徒. 这样才能分辨什么是出于圣经的 ,什么是出于异端的."
聖經說:
·       可十三5-7~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       提前四1-2~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因為說謊之人的假冒;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

 
求主保守基督徒懂得分辨甚麼是出自聖經的,甚麼是出自異端邪說。
 
以下是網路上找 到的資料:

Sunday, October 16, 2011

The "FirstFruit" that changes the world~

Three fruit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First, the fruit that got stuck in Adam's throat;
Second, the apple that dropped on Newton's head;
Third, the apple that half-eaten by Steve Jobs.
...
But I tend to believe that:
The "FirstFruit" that really changes the world is the one who died on the cross, buried, and raised from the dead after three days.

Because of Him, we have the guarantee to eternal life.

His name is Jesus Christ~

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只要快樂,愛就沒有錯?


    《白蛇傳說》電影裡男女主角生離死別的劇情,配上片尾曲感人的旋律,一次又一次的奪人熱淚。歌詞裡提到:“為你而活是我的許諾,失去你還怕失去甚麼。”聽在熱戀男女的耳中真的好浪漫,好甜蜜!但下一句的歌詞卻讓人有說不出來的擔憂:“只要快樂,愛就沒有錯。”這句聽起來似乎蠻有意思的歌詞背後卻潛藏著無限的危機。
     一對小兄弟喜歡吃巧克力。他們的媽媽教導他們要在睡前先把食物吃完,刷牙後才上床睡覺。哥哥按著媽媽的指示,刷牙後就不吃任何東西了。可是弟弟卻喜歡刷了牙之後偷吃巧克力,因為他想要含著巧克力的甜味進入夢鄉。可想而知,小兄弟倆哪一個最容易有蛀牙。由此可見,每件事都有優先順序,輕重緩急之分。一個好的習慣(如,刷牙),會因為進行的時間點不同(吃東西前或後)而導引出不一樣的結果(如,蛀牙)。吃巧克力沒有錯,刷牙更是良好的習慣。然而顛倒順序或本末倒置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同理而論,快樂本身沒有錯,愛更是每個人窮盡一生都想得到的。擁有真正的愛,快樂一定伴隨而來。然而,若一味的追求快樂而選擇“錯愛”的方式,其結局肯定禍患無窮。因為這個想法帶出的兩個訊息是:一,以結果之善去保證手段之善:只要達到的目標是“好”的,錯誤的手段也肯定是“好”的。大部分的人就是以這個觀念去看待劫富濟貧的羅賓漢(Robin Hood)。只要是“從腐敗的貴族身上搶來財富分配給貧窮的人”這個結果是“好”的,哪怕是不法不義的手段都是“好”的。依此推論,只要結果(快樂)是“好”的,任何方法(愛)都沒有錯;二,以感覺作為愛的標準。快樂是情緒上的愉悅,是一種感覺。只要感覺對了,那一定是愛!有感覺,就有愛,愛的死去活來;沒感覺,就有礙,少來礙手礙腳!難怪現今的年輕男女常以“對不起,我對你已沒有感覺了”作為分手或離婚的理由。
快樂是愛的附屬品。“愛”是“本”,“快樂”是“末”,實在不宜本末倒置。根據馬來西亞2010年統計,大馬平均每年離婚率達22%,離婚數據也逐年攀高。另外,根據馬來西亞青年發展研究學院(IPPBM)的調查顯示,國內每6名年齡介於1528歲青少年,就有3名發生婚前性行為,而且當中絕大部分是大學畢業生。近來鬧得熱哄哄的“千依百順妻子俱樂部”也不例外。該俱樂部呼籲妻子必須順從丈夫,成為令丈夫滿意的“一級妓女”,以解決離婚,出軌和家庭暴力等問題。這些都是“只要快樂,愛就沒有錯”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
       何謂“愛”?以筆者膚淺的瞭解,只能以約翰福音316去探討愛的本質。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神是愛!愛的本質就是“給”,是一個行動,是為了對方最大的好處(永生)將最美最好的禮物(耶穌)白白送給(賜給)對方(世人)。由此可見,愛不是口頭上的話語,不是求自己的益處,更不是一種感覺。“愛”是一種承諾,是一種委身,更是一種犧牲。
        話雖如此,正如有人高舉“正義”或“自由”的旗幟去進行一些不公不義不道德的事,也有人高舉“愛”的旗幟去進行一些傷風敗俗的事。以“愛”之名,社會上出現了老少戀,男男戀,女女戀,人獸戀等現象。似乎在“愛”之前,無人有權質疑或做出任何指責。這個現象在受到後現代主義影響的年輕人身上更為明顯。在這個主義的薰陶之下,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沒有絕對的標準,每個人就是自己的標準。就像電影裡不被天地接納的人妖戀一樣,白蛇精卻堅持她和許仙之間的愛是天經地義的。 白蛇對觀音菩薩說:“我們之間的愛情,就不是愛情嗎?你的大慈大悲,到底在甚麼地方?”這句話充分表達現今許多“不被接受的愛”的心聲。“同性之間的愛就不是愛情嗎?神啊!你的慈愛在哪裡?”
神的慈愛何在?神的標準何處?使徒保羅說:“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羅一1932)若每個人都是真理,都是標準,都是律法,試問我們該依照何標準或律法行事?試問世上有無絕對不變的真理和律法?自由不代表目無法紀,沒有合理限制的自由不是真自由。 正義不代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沒有愛為基礎的正義不是真正義。同樣, 愛不代表為所欲為,沒有規範的愛不是真愛。這個規範的基礎是建立在神身上,因為神是愛。
        只要快樂,愛就沒有錯嗎?這不是對和錯的問題,而是順序的問題。若把這句話改成“只要有愛,快樂就沒有錯,”就好比小兄弟媽媽的教導:“只要在睡前把巧克力吃完後刷牙,享受巧克力的甜美就沒有錯”,皆大歡喜!


如何擺脫拖延的壞習慣?

如何擺脫拖延的壞習慣?

2006-07 Cheers雜誌 作者:吳凱琳
相關關鍵字:
但是,既然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卻又非做不可,何不及早完成,擺脫這個麻煩?
那麼知道拖延原因之後,又該如何克服這 個壞習慣?《心理學》雜誌提供了簡單的解決方法。
1.只要5分鐘就好。先不求多,強迫自己花5分鐘的時間做這份工作,通常等到實際去做了 之後,才發覺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或令人討厭。而且往往只要起了頭,就不願意放棄,既然已經花了5分鐘的時間,不如把它做完。
2.直接找人幫 忙。你是不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一拖再拖?別再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直接說出你的困難,找人幫忙。不要想著自己解決所有的問題,準時完成工作比較重 要。
3.設定短期目標。正如同前面所說,我們習慣拖到快接近最後期限時,才有工作動力。所以,如果是1個月後要完成的工作,就應該排定每星 期要完成哪些,這樣就不會因為時間太遙遠,而提不起勁。
4.強迫自己:給自己壓力,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並堅持下去。「就像郵票黏在 信封上,直到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上為止,你必須將自己『黏』在某件工作上,」美國知名幽默作家喬西‧比林斯(Josh Billings)說。
5. 給自己獎勵。一方面給自己壓力,但另一方面也要犒賞自己,每完成一部份的工作,去做有趣的活動,也許是一頓美食或是看藝術表演,除了獎勵自己之外,更可以 有一段休息時間,重新累積能量,再繼續工作。
別再為自己的拖延找藉口,只要你開始行動,所有造成你拖延的問題都不存在。

Saturday, October 1, 2011

安靜,有這麼難嗎?

安靜,有這麼難嗎?

已經第二次在電影院被同席的幾位年輕人吵到內心在翻滾。
不是不斷的發出干擾他人的笑聲,
就是不斷發表個人意見,
抑或者幫忙製造音效。

電影院是公共場合,
你我同樣付錢看電影。
你們是仗著甚麼把電影院當成自己的家來胡鬧?

不明白?
真的越來越不明白。。。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1

0917 我沒有哭,只是流了幾滴淚~

0917 婚禮當天,
在發表感恩之言的時候不小心流下了男兒淚。

這不是刻意安排好的僑段,
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觸。

要不是姐姐和弟弟們的拔刀相助,
替我安排許多極為細節的部份,
整個婚禮的過程一定大出洋相。

特別當我站在台上感謝家人的時候,
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是幾個小時前(半夜十二點多),
還在廚房準備食物的媽媽。
姐姐也為了協助籌備而忙得焦頭爛額,
弟弟們更默默的配合。

想到這裡,
不禁“悲從中來”~

年少時在教會一起成長的朋友們,
也兩肋插刀的搏命演出,
以詩班的方式當做進場和禮成的音樂。

想到這裡,
不禁“淚流滿面”~

謝謝家人和朋友的愛護,
讓一切都順利進行。

還是要強調,
我沒有哭,只是流了幾滴淚而已~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品出好“未”來


有人重視IQ 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認為IQ的高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 
殊不知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人們才發現IQ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EQ (Emotion Quotient, 情商) 更是直接影響個人在應對環境壓力的能力。  

有人重視金錢,名利,外表等,認為這些是塑造個人身價的重要因素。
殊不知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人們發現品格才是提升個人身價最寶貴的籌碼,
是最值得投資的產業。

品格,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貶值。
反之,品格好比陳酒,越久越珍貴,越久越醇香。
品格,不是加諸於身上的外在之物。
反之,品格是由內而外,源自於生命,是個人最好的品牌。
品格,需要刻意去培養,用你的汗和淚;
品格,需要努力去經營,用時間和精力;
品格,是上帝在你我生命中埋下的種子。
經過汗和淚的培養,
經過時間和精力的經營,
種子將發芽成長,開出美麗茁壯的花朵,越夜越美麗。

Friday, September 2, 2011

為馬來西亞祝福禱告

曾經,
砂拉越是我世界的全部。
我愛她~

到台灣求學工作的六年期間,
我見證了台灣政壇的政黨輪替,
見識了何為民主。
我羨慕~

我幻想:如果我是台灣人多好。。。

到美國繼續深造的四年半期間,
我見證了美國創國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上任,
見識了何為自由,平等。
我嚮往~

我做夢:如果我是美國人多好。。。

然而,
幻想歸幻想,
夢也有醒來的一刻。

我選擇回到了馬來西亞。
雖然不夠民主,
雖然不夠自由,
雖然不平等,
但在我心深處,
我仍深愛著她。

只因這裡是我的家,
這裡是我成長的地方。

為馬來西亞祝福吧~
為政治領袖禱告吧~

別一味的漫罵,
一味的批評
我們為我們的國家元首,
我們為我們的政治領袖,
付上了多少禱告的代價呢?

領袖
顧名思義就是衣領和衣袖
是衣服最容易骯髒的部份。

若是我們也跳進政治的大染缸,
你我又比他們清潔多少

一起為馬來西亞祝福吧~
一起為政治領袖禱告吧~

Tuesday, August 23, 2011

憶二舅母

當工作人員用水泥將石壁一點一點的封上,
我知道,
下次見面就等耶穌再來的那一刻了。

病了多年的二舅母,
一位活潑可愛的二舅母,
終於卸下了她在世上的工作,
安息主懷了。

童年回憶裡的她,
常把在外婆家閑得發慌的幾個小瓜聚集起來,
講聖經故事給我們聽,
教我們唱歌。

漸漸長大的我們,
跟她的關係越來越親密。
即便身在海外,
逢年過節都會打電話向她報平安。
將我們視如己出的她,
常塞給我們一點“讀書費”鼓勵我們。

幾年前,
當她得知我交了個女友後,
便開始期待參加我婚禮的那一天。

兩週前,
家人瘋狂的打給我,
提醒我要打電話給情況不太樂觀的二舅母。

撥電話過去,
聽到的聲音,
不再洪亮,不再有力。。。

被病魔折磨多年的她,
不忘記請我繼續為她禱告。
更向我道歉,
說她可能沒法參加我的婚禮。

我知道。。。
我知道那可能將成為事實。。。
但我還是鼓勵她,希望她堅強面對。。。

那通電話後的兩天,
二舅母真的離開了。
距離我的婚禮只有短短的34天。。。

那通電話也成了我們最後的一通電話。
無法兌現的承諾,
成了她和我心中的遺憾之一。

這樣的遺憾,
這樣的情景,
每天都不斷上演。

如果我們不認真看待生命,
再多的遺憾也於事無補。

上個月到詩巫公幹的時候,
巧遇家鄉的朋友。
他興致勃勃的跟我分享他工作的新計畫,新目標。。。

沒想到這個月的某一天,
他突然心臟病發作而英年早逝。

反思看待生命的態度,
其實聖經早就提醒我們了。

雅各書4:13-15: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是啊~
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生命不是理所當然;
生命不是忙忙碌碌;
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找到無限的價值,
真的需要你我認真去尋找。

Friday, August 12, 2011

詩篇62~全在乎神

我個人非常喜歡詩篇62。

每當壓力大,煩惱多,情緒低落的時候,
我喜歡默想這段經文。

教導我,
我要安靜在神面前,專心等候神。
不要定睛在我的問題上,
乃要轉眼仰望那愛我的主,賜我力量的神。

不為甚麼,
只因所有的一切都在乎神!
我的救恩,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一切的一切。。。

我,
還懼怕甚麼呢?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句話:
“沒有任何困難大到神幫不到,
 沒有任何事情小到神不在乎。”

我覺得,
詩篇62根本就是一首詩歌,
可以用唱的~
如果你把詩篇62讀過,默想過,
你應該會認同我的看法。

(唉~如果我會譜曲的話,那該有多好~T.T)

歌名:全在乎神

我的心默默無聲 專等候神
我的救恩是從祂而來
唯獨祂是我的磐石 我的拯救
祂是我的高臺 我必不動搖

我的心哪 你當默默無聲 專等候神
因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
唯獨祂是我的磐石 我的拯救
祂是我的高臺 我必不動搖

(副歌)
我的拯救 我的榮耀 都在乎你 耶穌
我力量的磐石 我的避難所 都在乎你
我要時時依靠你
在你面前傾心吐意
因你是我的避難所

(bridge)
神說了一次又一次
我都聽見
就是能力都屬乎神
哦~主啊! 慈愛也屬乎你

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明天,你會在哪裡?


時間的巨輪不斷往前,走在人生大道上的你曾否停下腳步,
回顧過去,檢視現在,展望未來?

你會發現,生命中的大小事情都不是單一事件。

昨天的選擇,造成今天的局面;

今天的決定,影響明天的發展。

這就是為何坊間有許多格言:
今天的眼光,決定明天的幸福;
今天的選擇,決定明天的生活;
今天的付出,決定明天的收穫;
今天的習慣,決定明天的運程;
今天的態度,決定明天的成功。

由此可見,今天是何等的重要。

昨天已成過去,明天仍是未知數,唯有今天是我們可以把握的。

問題是,你我有積極抓住每一個今天,抑或懵懵懂懂渡過每一個今天?

“青春是本錢!”,這話說得好!

但如何使用青春的本錢需要智慧。

有人將本錢投資在面子書,電玩,潮流。。。虛度了今天,浪費了明天。

有人將本錢投資在神的話,品格,人際。。。充實了今天,豐富了明天。

。。。明天,你會在哪裡?

試問,今天,你身在何方?

。。。昨天,你又做了甚麼?

聖經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
良善,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何苦為難死人


            “一名老翁不幸被車撞死,以面朝下的坐姿斃死在路旁。 ”
            “一台救護車失控撞上美化樹,消防人員正努力搶救受重傷的護士。 ”
        從字面上來看, 這些不幸的新聞似乎見怪不怪。 每天打開報紙都會看到林林總總的意外事件,讓人無暇逐字去讀。不過,倘若報章媒體刊登許多讓人觸目驚心的畫面,或多或少會吸引報章讀者的注意。死者遺體慘不忍睹的畫面,傷者被搶救時的痛苦表情成為了另類的 賣點。 而這些“賣點”在沒經過馬賽克的處理下就直接公諸於世,真的令筆者匪夷所思。
            筆者認為,這一類的“賣點”對於死者或傷者而言是極度的不尊重。每個人都有基本人權,而隱私權是其中最重要的權力之一,更毋提肖像權等權力了。在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人有權力隨意公開他人的個人資料,照片等。以前筆者在美做輔導實習時,第一件事情就是告知個案的權限,以白紙黑字保證個案的隱私受到法律的保護。唯有在個案本身或第三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此權力才被逼忽視。
        然而,翻開每天的報章所看到的,不是死者遺體的慘況,就是傷者的表情特寫。試問,報章記者在拍攝前有先得到傷者的同意嗎?記者有在得到死者家屬的同意下刊登不堪入目的照片嗎?那些死者或傷者的隱私權不僅沒有被尊重,還被逼赤裸裸的供社會大眾“欣賞”,成為茶余饭后的談資。若你或你的家人就是照片中的主角,你作何感想?若報章記者在死者斷氣前一秒就得到死者的同意,或在傷者生不如死的煎熬當下同意配合攝影,那又另當別論。
        如果活人的個人隱私是需要被尊重的,那麼死人呢?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人死了,還算是人嗎?如果是,那他/她的隱私權是否繼續被尊重?如果不是,那人死了不就跟動物沒兩樣?如果不是,那為何還需要舉辦許多隆重的葬禮?原因很簡單,因為人是寶貴的,其價值遠勝過其他生物。原因很簡單,因為還有許多在乎死者的家屬在。原因很簡單,只因她/他是個人,所以配得基本的尊重。然而,若連活著的傷者都不被尊重,更毋說對死者的尊重了。試問,這不就是將個人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嗎?
            身為讀者,筆者每天“被逼”接收不願接收的“畫面”。每早晨打開報紙,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突如其來的血腥畫面所襲擊。試問,腦海中不斷浮現不堪入目的畫面,筆者該以甚麼樣的心情繼續一天的工作?報章工作者是否有盡到告知的責任?在購買(正版)DVD或去看電影時,電影公司會事先將電影分級,提醒家長或觀眾選擇合適的電影觀賞。其目的是避免未成年的觀眾受到不良的影響,或讓觀眾有心理準備。這是否也是報章業者需要改進的方向呢?
筆者認為,就算是為了提供最“真實”的報導,是否可多打些馬賽克,或拍攝已用布遮蓋過的遺體照?讀者只要從文字上知道事故的來龍去脈就好,無須將死者或傷者的“真實”畫面登上版面。如此一來,在提供最忠實報導的前提下,不僅尊重死者的基本人權,也避免孩童或讀者直接接收不合適的畫面。
有人說,死狮不如活狗。傷者還能為被侵犯的人權發聲,試問死者的感受和尊嚴又有誰去維護?活人何苦為難死人?讓死者走也走得有尊嚴吧!



           

Sunday, August 7, 2011

校園中心=183 club?

183 club是台灣的一個偶像團體,
標榜的是身高183公分的帥哥團體。

對我個人而言,卻沒有任何意義。

但上週五的團契聚會:民歌餐廳:Melodies of Life
校園中心的弟兄姊妹們共同締造了183的奇蹟。
出席人數從平時的80人暴增到183人。
許多從來沒踏進校園中心的新朋友為數不少。

從選歌,選歌手,選樂團,練歌,
一直到場地佈置,茶點預備。。。
大家都按著神所賜的不同恩賜擺上自己為主使用。

過程雖然累人,但卻是喜樂的。
只因我們有清楚的目標:高舉基督,傳揚基督,榮耀基督。

透過詩歌,
透過流行歌,
也透過歌手的簡短分享,
我們單純把神的愛用音符及歌聲傳到每個人的心中。
讓神的愛親自對每個人的心說話。

183 的魅力,
不在於身高或外表;
乃在於183個生命都有機會沈浸在愛的旋律中。。。

Monday, August 1, 2011

校園中心也搞“非法集會”?

迎新活動進入第三周。

感謝主的保守,
讓我們能透過不同的活動和新朋友打成一片。

上個週六下午,
我們辦了一個戶外活動。
由於時間的關係,
我們約好在校園中心樓下集合(校園中心位於一棟店屋樓上)。

結果新舊朋友共來了60-70人左右。
場面之“大”,驚動了波利士大人(Policeman)。

一台警車經過,
看到這個場面以為是年輕人非法集會,
就停車詢問:"這裡甚麼事?"(馬來文)

身為校園中心負責人的我趕緊過去解釋:
“我們只是在這裡集合之後到Taman Awam去玩。”

“我不是問你這個。我是問為甚麼這裡這麼多人?”
“我們是教會團體。”
“甚麼教會?”

跟警察說,又怕他聽不明白。
就直接指建築物上校園中心的招牌和十字架給他看。
警察看了之後,才放過我一馬。

看來經過上個月吉隆坡的大集會之後,
所有的風吹草動都會嚇壞我們的波利士大人。

下次來到禧納定這個地區,
別忘了抬頭多注意一下校園中心的招牌。

Sunday, July 31, 2011

美國‧每10分鐘查看手機“手機強迫症”趨普遍


(美國‧紐約31日訊)如果你現在有空閒的10分鐘,你會做甚麼呢?拿出手機來把玩?那 你很有可能罹患了“手機強迫症”。
手機已經融為大眾生活的一部份,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每個智慧型手機用戶平均每天查看手機34 次,有時頻率更高達每10分鐘1次!
這種“手機強迫症”的民眾隨處可見,美國赫爾辛基科技機構研究顯示,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常 常不自覺的用手機查看面子書(Facebook)、玩遊戲以及收發訊息。一般而言,查看一次手機不會超過30秒,這其中還包括只是單純的將螢幕鎖打開或者 是連結到手機的任一程式。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用戶通常是出於“潛意識”去查看手機,並不是刻意去從事這些行為。
使人失去思考動力
專家稱,這樣的習慣十分普遍,大家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正這麼做,這是一種下意識行為;因為查看 電子郵件會令人感到滿足,每當收到某些電郵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是位大人物,或純粹覺得有新鮮事來報到。
此外,查看手中的小機件可以紓壓又不必過度動腦,同時也能覺得自己完成了某件事。
不過,專家警告,過度查看手機容易讓人們失去思考的動力,不再懂得運用休閒時間,“因為他們以 為找到事情可以做了!”
醫生則建議,若是症狀嚴重時,應將手機放置在離自己遠一點的地方,或者是就醫治療,以免患上 “科技病”。
(星洲日報/國際)

英國‧學者:自戀及缺專注力‧沉迷社交網易變“沒用一代”


(英國‧倫敦31日訊)英國學者警告,沉迷社交網站的青少年,會變得自我迷戀、專注力不 足,而且會像小孩一樣渴望他人時刻關注的“沒用一代”。
英國牛津大學藥理學教授格林菲爾德指出,勤於在面子書(facebook)和推特 (Twitter)更新動態或更新生活照的人,其實是希望朋友關注自己,或者能得到別人的“讚”,如此循環,會造就一群自戀族。
【世華‧國際】愛戴大耳環,少女耳珠斷兩半!

她表示,令她擔心的是,許多人在社交網站上的幼稚行為,渴望生活中大小事都不斷得到他人回應, 這就像幼兒時期做事後向大人炫耀、邀功般。
使用者出現“認同危機”
她指出,動態更新上癮,會讓人以面子書為出發點來做事情,使用者會出現“認同危機”。
她慨歎,人們就像是活在虛擬世界一樣,在那個世界,重要的是別人對你的看法,以及他們是否可以 給你按“讚”。
改變大腦思維模式
格林菲爾德指出,長期使用社交網站,會缺乏專注力和溝通技巧,比如對話時不會跟對方作眼神接 觸,又會自覺是小名人,每個生活細節都要朋友讚賞或關注,儼如自導自演的“真人騷”。
她認為,在網絡世界中逐漸擴增的“友誼”,就像是一個大型的網絡遊戲,而這種遊戲已有效的改變 了人的大腦思維模式。
她總結,由互聯網上的“好友”或大量電腦遊戲伴隨成長的人,思考模式會被“重整”,變得越來越 “沒用”。
全世界有超過7億5千萬人使用面子書、分享照片及影片,並定期更新動態消息及想法。此外,還有 數百萬加入推特微博的網民,會在網站上發表短文、照片等訊息。
(星洲日報/國際)

Friday, July 29, 2011

沒辦法,才怪…

【經濟日報/盧希鵬/20110713】

永遠不要說「沒辦法」、「不可能」、「沒希望」,因為你真的沒有辦法證實它。

在科學上,你只能證明某件事「存在」,你永遠無法證明一件事「不存在」。不存在的意思,只是現在還沒有被發現。所以,一個學管理科學的人,不會很快否決一 個看法,最多只能說這個想法還沒有被證實。
舉例來說,你無法證明飲料無毒,只能說你還沒有發現有毒,當有人發現了塑化劑,飲料就是有毒。兩個陌生人永遠無法證明彼此沒有關係,只要發現了一個關係, 就證實有關。反過來說,你也無法證明盲腸無用,你只能說,盲腸的用處還沒有被發現。所以,你也無法證明某個人「一無是處」,你只要發現一個是處,這個人就 是有用,所以古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還沒有被發現。

同樣地,你不能說「沒辦法」,最多只能說「還沒想到辦法」,只要你發現了一個辦法,你的人生就有辦法了(沒辦法,才怪)。當別人跟你說「沒問題」時,你也 要知道這個承諾很困難,因為只是問題還沒有被想到,如果朋友事後爽約了,你也要感激他當初說「沒問題」時的有情有義,因為人們真的沒有辦法承諾:「沒問 題」。

還有,你也無法說一件事「不可能」,只要你發現一種「可能」,這件事就是可能。像是以前的人會說嫦娥奔月是神話,但是40年前太空人登了月,就是可能。

一年前我帶孩子們到美國讀書一年,江湖上有傳聞:「怎麼可能? 盧教授這麼忙,怎麼走得開?」真的,你無法說不可能,just do it, 這就是可能。

如果再說下去,永遠不要說沒救了、沒有希望了,因為你無法證實。

所以,挑毛病是容易的,做到完美(零缺點)是困難的。挑毛病的人只要挑一樣,完美的人卻要樣樣都要好。工作力求完美,態度力求輕鬆。所以,當你的孩子完成 了一個計畫,只要有一個優點,就不是一無是處,就要給予讚美。如果有缺點,在適當時候要一次講完,不要嘮嘮叨叨,因為依照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負面的話,比正面話的衝擊來得大。

我跟我的研究生說,我們常都會假設兩個變數「關係不存在」,在統計檢定上,我們只能拒絕這個假設,但是絕不能說接受這項的假設。也就是我們只能證實「關係 存在」,無法證實「關係不存在」。

統計很難,因為你以為要懂整本書。其實你只要懂一樣,就代表你懂統計,就可以拒絕「你完全不懂統計」的假設,因為統計檢定上並不關心你是懂一點還是懂很 多。

這樣你懂了嗎?統計真得滿難的。
(作者盧希鵬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Wednesday, July 27, 2011

Do - Have I Told You Lately (That I Love You)



Have I told you lately that I love you?
Have I told you there's no one else above you?
Fill my heart with gladness, take away all my sadness,
Ease my troubles, that's what you do.

For the morning sun in all it's glory,
Meets the day with hope and comfort too,
You fill my life with laughter, somehow you make it better,
Ease my troubles, that's what you do.

There's a love less defined,
And its yours and its mine,
Like the sun.
And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should give thanks and pray,
To the one, to the one.

Have I told you lately that I love you?
Have I told you there's no one else above you?
Fill my heart with gladness, take away all my sadness,
Ease my troubles, that's what you do.
There's a love less defined,
And its yours and its mine,
Like the sun.
And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should give thanks and pray,
To the one, to the one.

Have I told you lately that I love you?
Have I told you there's no one else above you?
Fill my heart with gladness, take away all my sadness,
Ease my troubles, that's what you do.

Take away all my sadness, fill my life with gladness,
Ease my troubles, that's what you do.

Take away all my sadness, fill my life with gladness,
Ease my troubles, that's what you do.

把事情一次做對!



◎ 主題學習
規畫執行程序,搭建行動階梯, 把事情一次做對!

事情做到一半才發現有所疏漏,以致影響工作進度;有很多方法可以將工作做好,卻不懂得活用;非得等到工作期限將屆、火燒屁股了,才開始動手;臨時狀況導致原訂計畫大亂,只得手忙腳亂地重新安排全部事務……

明明一開始也有心要將事情做好,為何最後老落得力不從心、草草以終呢?

不是工作太難,而是做法太粗糙

面對工作做不好的窘境,有些人或許會歸咎於自己才華不夠或能力不足,但日本知名教育學者與效率專家齋藤孝認為,這只是一種推諉的逃避心態。他在《規劃力》書中以「讀書和考試」為例說明,考試考不好時,一般人多半會以「這個科目我不拿手」當藉口,但其實問題主要出在於「溫書規畫不理想」或「考試時間分配不當」。

日本工作技巧訓練專家神澤順在《大工作術》書中也指出,人們在工作上之所以會手忙腳亂或漏洞百出,根本原因通常不是工作本身太過困難,而是實踐步驟太過粗糙──亦即,事前沒有以通盤觀點進行思考及規畫,凡事只憑臨機應變,致使「早知道先做XX就好了」的憾恨層出不窮。

因此,唯有坦承「規畫不夠周全,才讓事情進展不如預期」,才能正視問題的根源,找出解決之道。

規畫:預先安排工作流程

所謂「規畫」,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研磨工作力》書中界定如下:「預先思考整體計畫,安排好工作執行的程序,創造一個讓所有人都不會白費力氣,而且高效率的工作情況。」

齋藤孝則指出,日本有句話說「規畫占工作的八成」,意思是工作的成敗有八成取決於規畫的完善與否。

事前規畫做得好,就像預先安排好旅遊動線及交通工具,由於已經全盤掌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所以接下來只需逐一完成各作業細項即可;反之,如果走一步算一步,去到一個景點之後,才開始翻旅遊書、訂車票,很容易就會出現流程銜接不順,甚至是出錯或做白工的情況。

拆解:搭建達成目標的行動階梯

從上述可知,規畫可說是把工作做好的第一步,因為每一項任務或計畫,都會被賦予最終的目標及成果,所以勝負優劣的決戰點,就在於如何找出一條最省力、最高效率的路徑,在過程中踩著從容的步調,從「現狀」通往「目標」。

關於工作執行順序的安排,齋藤孝做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工作規畫就如同在「現狀」與「目標」這兩點之間,建立起一道「階梯」,透過拆解工作流程,帶領人們一步一步走向終點。用階梯做比喻,象徵著工作規畫的三大意義:

一是唯有每一階與每一階確實銜接,才構成階梯。因此,沿著階梯前進時,沿途中若有任何一階踩空了,便可以立即察覺執行步驟的設計有所疏漏,還能明確掌握錯誤的位置與範圍,及時進行修正,讓工作執行不至於中斷。

二是階梯的每一階,都必定是雙腳可以跨上的高度與距離。這意味著,若想要實現目標,除了要切割工作流程,釐清各個階段應該完成哪些作業外,還必須確保每一個細分的作業項目,都是可以被確實完成的大小與份量。如此,工作者才能對整體工作進行的狀況進行管理,並輕易掌握進度。

三是階梯能讓距離遠近變得明確,每當躍過一階,都可以測量自己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這種可以具體感受到的「進展」,將可為工作者帶來成就感及更大的幹勁:只要再往前一步、再往前一步⋯⋯就快要抵達終點了。

7步驟完成工作規畫,晉升工作達人

針對如何將整體工作拆解成明確可執行的細部作業,在彙整二十餘本相關主題的書籍之後發現,不同作者對於流程的劃分與切割或許見解不同,但大抵都會涵蓋以下3個概念:對目標方針的確認、對執行作業的細分,以及對時間的安排與掌控。

畢竟,過程安排得再縝密、時間掐得再怎麼緊,方向錯了也是徒勞無功;不標再怎麼遠大、執行得多麼漂亮,時程延遲了也是枉然。

以此為基礎,一項工作的規畫大致可拆解為7個步驟:1.制定明確目標→2.拆解作業流程→3.理出優先順序→4.委派分配任務→5.精準掌握時程 →6.找出風險因子→7.總結檢討改善。

這7道步驟構成了一個工作管理與改善的循環,唯有完整走完整個流程,並將每一次經驗做為下一次改善的起點,才能讓工作規畫愈來愈精進,晉升做事思緒明晰、從容自信的工作達人。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1年7月號。整理‧撰文 / 謝明彧,編輯 / 齊立文)

偶然。黑暗

不知不覺,
從美國回來牧會已快滿六個月了。
每天的日子比翻書更快。

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每週都有寫不完的講章。

忙歸忙,
神的恩典還是夠我用的。 

上個月的某個主日,
我到恩典堂證道。
按照我的習慣,
我都會把講章列印出來。 

但偏偏印表機給我鬧脾氣,
一張紙都列印不出來。 
在沒辦法的情況下,
我決定直接帶我心愛的 laptop上台證道。

正當我正講得起勁時,
突然“泼”的 一声眼前一片漆黑~

停電了!
怎麼會這樣?
我是有想過在我的講道生涯中一定會遇到這種事。
但沒想到會這麼快碰到啊~!
沒電的話,要我怎麼繼續講道呢? 

往往在這種處境,
人们才看到神的奇妙。

原來我家的印表機鬧脾氣不是偶然的事故。
原來神就是要我帶laptop上台講道,
好讓我在停電的時候還可以看到我的講稿。 

在黑暗中,
我提高了音量證道。

沒有PPT,沒有冷氣,更沒有麥克風。。。
為何我感覺大家反而更同心,更專注於黑暗中的證道
就好像人總在逆境中才选择回到神的面前,
当时身处黑暗中的会众只能回到神的话语。 

就在我需要PPT來传達重點時,
突然眼前一亮,
電流恢復供應了~

曾經聽人說過,
一次的偶然不能證明甚麼;
多於一次的偶然就不是偶然

印表機鬧脾氣是偶然嗎?
帶Laptop上台證道是偶然嗎?
停電是偶然嗎?
需要PPT時恢復電流供應是偶然嗎?

在一个偶然 背後
真神的可能是个恰巧
在多个偶然 背后
真神的存在不可能是巧合 巧合


既然如此,
生命中的黑暗是偶然的嗎?
在沒有黑暗的世界,有太多美麗的事物奪走了我們的心眼。
在沒有黑暗的世界,我們都過於忙碌去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王国。

唯有黑暗,能把我們的眼目重新定睛在神身上。
唯有黑暗,能幫助我們停下忙亂的腳步聆聽黑暗中慈愛的呼喚。

《後記》:
停電事件後兩週,一样的堂會,一样的講台,一样的會眾。。。
突然“波”的一聲:“又停電了~!”
放心~!那次我又“偶然帶我的laptop去證道!

不一样的是,
那次在黑暗中多了赞美神的掌声~^^


Weekly Reflection <What to FAST for LENT? >